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9日电 “这小小的白疙瘩,可是我们致富奔康的‘金豆豆’,我今年种植了300斤,收获了960斤,赚了29万元。”阿坝州松潘县大姓乡贝母种植户俄波邓周在分红现场向广大群众分享了今年瓦布贝母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大姓乡党委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区域位置、气候条件,确定了瓦布贝母种植项目,并逐步扩大规模,形成了可持续“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为实现“寸土生寸金”,明确了发展思路,种植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培训、转变群众致富思路成了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难题。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次考察走访,最终在16户中药材种植公司中引进了一家川贝母生物科技公司,并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大姓乡推广试种。
“我只晓得人工种植羊肚菌,还没有听说过在山上挖的野生贝母也可以人工种植,刚开始,部分老百姓有畏难情绪,作为党员,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2021年,公司给我们13户党员发了种子,并全程指导技术,没想到一年过后20平方就赚了1万元。”甲卡周回忆当初种植贝母时的场景。
试点成功后,大姓乡党委政府按照“农户自愿、公司把关、当年种植、来年收益、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在辖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瓦布贝母种植。2024年,发展种植户116户,种植面积达44.5亩、1.7吨,产出3.4吨,群众收益达300万元,同时建成云昌村三星级川贝母现代农业园区,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到家门口挣钱,贝母种植收益越来越好。
“今年,瓦布贝母已经采收结束,大姓乡的收成非常好,贝母的增长倍数基本上是1倍,最好的增长倍数是2.3倍,有意愿种植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了,这种模式非常好,我们将逐步在全县进行推广,让公司更有赚头、群众腰包更鼓”。国青贝母公司技术人员韦显炎信心十足。(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