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万物复苏,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走进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仁村村集体经济种植地里,覆膜机轰轰作响,数十名村民分工协作,有的挖坑开穴,有的放置种苗,有的起土覆盖,形成一条条流水作业线,井然有序地将一颗颗地黄种子栽种下地。
“我们仁村村去年通过流转土地试种地黄60余亩,亩产6000斤左右,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前期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260余亩。”仁村乡仁村村党支部书记郭丰乐说。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市场前景广阔。仁村村抢抓有利时机,集中流转土地近300亩用来种植地黄,地黄属一年生植物,种植、管理和采收需要大量人力,为本村和周边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村民纷纷来此务工,增加收入。
“我家土地流转后,在家里闲着也没事做,村里组织种地黄,我们来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一天可以收入100多元呢,真不赖。”说话的是仁村村村民刘春萍。
为拓宽销售渠道,该村成立了渑池地黄玉米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确保产业收入,并与大型制药厂签订地黄收购合同,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地黄,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接下来,我们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立足本土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为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谈到未来发展,郭丰乐说。
近年来,仁村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牵头、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坻坞川种谷子、山坡地种药材、流转地种辣椒”的产业发展格局,开启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之门。
在渑池县,果园乡李家村仰韶大杏、段村乡四龙庙村牛心柿、英豪镇水源村金银花……多点开花的“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生动展现了渑池县积极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渑池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托特色农业资源禀赋,通过科学规划、党建引领、市场引导,着力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精准赋能,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渑池县委书记谢喜来说。(夏先清 通讯员 袁召玉)。
近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仁村乡仁村村集体经济种植地里,覆膜机轰轰作响,数十名村民分工协作,有的挖坑开穴,有的放置种苗,有的起土覆盖,井然有序地将一颗颗地黄种子栽种下地。袁召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