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大队组织人力在上峰峪栽种刺槐 65 亩。1957 年,在青山固堆、小北汪栽种柏树 33 亩。1963 年,在下峰峪栽种柏树 29亩。1968 年,该大队从 4 个生产队各抽 4 人,成立林业队,刘兰亭担任队长,在村南上峰峪下口栽植柏树 1.2 万余株。1983 年,在柳树行、河北建 2 处丰产林共计 50 亩,栽植大杨树 (当地称“钻天杨”) 4500 株。2000 年,再次实施植树造林,栽植柏树 1 万余株。
林果经济在绿化荒山的同时,栽植花椒树,建集体果园,发展集体经济。1966 年,在下峰峪外口整理土地 20 亩,建集体果园,栽植平婆、歪把子、海棠、伏魁等品种的苹果树。1967 年,建花椒园,在围子东、围子南种植花椒树 110 亩。
1968 年,在酸枣峪栽植花椒树 300 亩;在南大林建苹果园,栽植果光、元帅等苹果树 30 亩 。1999 年,南大林集体果园一次性承包给个人。
1983 年,开始发展林果经济,全村发展苹果160 亩、桃 80 亩、花椒 300 亩。1984 年,村集体自购果树苗,栽种果树 23 亩,品种有金帅、国光、青香蕉。1985 年,引进新品种红富士接穗,对老果园进行高接换头,全村大面积推广。1986年,全村果树种植面积达到 116 亩。连续聘请省、地、县及高校果树专家来村讲课,组织果农多次到栖霞、蓬莱、平度、莱西等地参观学习,全方位推广苗木栽培、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树形修剪等技术。1989 年,全村红富士苹果栽植面积达到 280 亩,国光、金帅等老品种果树全部淘汰。
2000 年,该村栽植红富士苹果面积达到 350亩,先后引进红富士新品种“2001”以及烟富系列。2020 年,原来的花椒、山楂、梨、枣等全部改为苹果,全村苹果 85% 以上为红富士品种。部分果农种植樱桃。2008 年,以乌克兰大樱桃等品种为主,栽植 50 亩。2013 年,引进南洋、布鲁克斯、美早等樱桃新品种。到 2020 年,大樱桃栽培面积达到 270 余亩,纯收入总计可达150 万元。
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发展,带动了果品存储业的发展。2005 年,村民个体投资建 2 座恒温库,总占地面积约 1680 平方米,储存苹果 350万斤。
2021 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管理模式,在杨家庄河南岸流转土地 200 亩,选用脱毒矮化苗木,建成宽行密植、集约高效、水肥一体化的数字果园。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果园管理小组,具体实施每个季节的果园管理,组织党员骨干、技术骨干到栖霞、山东农业大学示范园参观学习,并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请来专家作实地指导。
1952 年,村内农户开始养牛,作为耕地的主要畜力工具。人民公社化后,耕牛成为生产队的主要集体资产,每个生产队饲养耕牛 3~5 头,统一饲养,统一管理使用。
1953 年开始,各家各户逐步养猪。1956 年进入高级社后,每户养猪 1~2 头,猪粪用于集体肥料,毛猪收入归各户。1970 年,各生产队养牛3~8 头不等,养羊 1 群,每群 30~70 只不等。1961 年,全大队社员 87 户,养牛 13 头,其中使役牛 10 头;养驴 1 头;养猪 81 头,其中社员私养 72 头、集体养猪 9 头;养鸡 300 只;养山羊149 只、绵羊 35 只;蜜蜂 5 箱。1972—1978 年,各生产队养牛保持在 3~6 头、养羊 50 只左右。
1970 年,各生产队栽植地边桑,养蚕 40 张,每张蚕产量 60 斤左右,每斤茧销售 1.5~2.1 元,收入归生产队,给养蚕户记工分,农户养蚕每张记工分 28 个,养半张记工分 14 个,养一个角(四分之一) 张记工分 7 个。1981 年后,蚕茧收入归各户。随着林果业发展,1989 年停止养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规模化个体养殖得到发展。1986 年,办小型养鸡场,养鸡150 只左右,主要以蛋鸡为主。1990 年,家庭养殖毛兔。1993 年,引进波尔山羊,存栏量共计110 只。1996 年,刘昌永、张海吉引进青山羊养殖,每户存栏 70 只。
2002 年,张永吉办起永旺养猪场,规模逐渐扩大。2005 年,组织成立养殖联合体,成立永旺畜牧养殖合作社,先后建 10 个畜牧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年存栏 500 头以上。
该村在民国时期曾有两人开号经商。1935年,张文丰在东里开设“隆盛”号商铺,主要经营布匹,在西里、水北、张家坡北店子、中庄、唐庄等地均设有分铺,在南刘庄村设布匹商铺 1处。1936 年,张立本在村中开设“银相城”钱庄,且在多地设有分铺。1957 年,张文丰开设的商铺实行公私合营。
1954 年,初级社成立后,成立以刘青存为组长的 4 人木工组,制作、维修农具,保障农业生产。1959 年,中庄供销社在该大队设立分社,经营日用百货及农资,并吸纳村民入股分红。
1960 年,第一生产队在村西开办粉坊,1962年春停办。1974 年,大队开办粉坊、馒头房 (馒头、挂面、锅饼),成立副业队,队长张士茂,主营粮食加工和副食品加工等。
1983 年,村民个人经营生猪屠宰加工。1984年开始,部分村民个体经营小百货经销。2000—2002 年,空心砖加工厂、果袋加工厂先后建立。2019 年,该村在村东杨家庄河南岸规划建设占地22 亩的农贸市场,设集市,农历每月逢一、六日的集。
私塾教育1942 年,阮家南峪村张元臣在该村开办私塾,并担任教书先生。时为“村塾”“族塾”相结合,多由大户人家出资,予先生以膳食、工钱。张明新、张文丰、任宏玺、田启兰等曾是其门下徒生。
中小学教育1950 年,建立刘庄小学,学制六年,校长耿守信。1953 年,刘庄小学成立完小,设 5—6 年级,借用张俊仓家的北屋和东屋作为教室,校长魏庆善。杨家庄、阮南峪、傅家庄、青龙官庄等 5 个村的学生读完 4 年级后,转入刘庄完小。1995 年,修建刘庄完小,建标准化教室9 间。翌年,该村小学合并到刘庄完小新校。
1972 年,设立刘庄联中,建教室 8 间,历任校长赵青春、毕玉才。1976 年,扩建教室 12 间、伙房 2 间,联中搬入新教室。1986 年,刘庄联中合并到胡庄联中。
成人教育1946 年下半年,村内以青年妇女为主,举办识字班。新中国成立后,开办夜校,开展成人扫盲,学习内容以识字、珠算、写信、记账为主。1958 年后,大炼钢铁以及三年经济困难等因素,扫盲教育间断。
1966 年,大队开办夜校,共 2 个班,每个班30 人,任课教师有张俊生、张士进、张士顺。对于学习积极、进步快的学员,大队发奖状,还给予毛巾、镜子、肥皂等物质奖励,以激励社员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也进行表彰奖励,每完成一个社员扫盲任务,大队奖励教师 5 个工,参加生产队分配。1985 年,该村全面完成扫盲任务。20 世纪 90 年代,成人教育主要以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为主。2000 年以后,该村先后有 45 人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1952 年春,张俊太考入蒙阴师范学校,是该村第一个中专生。到 2022 年,该村本科毕业生30 人,8 人获得硕士学位,2 人获得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前,该村有张俊芝、张明新父子开中医诊所,该诊所经营 36 年,后张明新调入燕崖区医院。1973 年,大队成立卫生室,实行合作医疗。当时张士庆、房隆全为该村“赤脚医生”。1983 年初,由张士方接管卫生室工作,担任乡医。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前,生育、医疗条件落后,新生儿均由“接生婆”接生。南刘家庄村“接生婆”是接受过私塾教育、1920 年嫁到南刘家庄的东里店西村人江玉蔻。其曾在沂水接受培训,精通医术,擅长妇产科、儿科,接生经验丰富,享誉中庄一带。20 世纪 80 年代,该村孕产妇去乡卫生院进行检查和生产。进入 21 世纪以后,乡卫生院不再保留妇产科,该村新生儿均由县级医疗机构接生。
20 世纪 50—70 年代,鼠疫、天花、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以及蛔虫病等地方病常见,在医疗技术手段落后的情况下,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适龄儿童和部分青年社员实施“种痘”(天花疫苗)、推广服用“宝塔糖”、脊髓灰质炎糖丸等,到 80 年代初期,村内基本不再有蛔虫病病人。国家实行计划免疫政策以来,全村计划免疫接种率达 100%。
2005 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4年,在“新农合”的基础上,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村民参保率达 95% 以上。2018 年实施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减免比例,贫困户县内住院报销比例达 90%。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以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村民平均寿命显著提高。在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平均寿命不到 40 岁,到 2020 年时,该村人口平均寿命 78 岁以上。截至 2022 年 7 月,该村 90 岁以上老人有 5 人,80 岁以上有 25 人。
1910 年,马家组成 12 人的民间吹奏乐队,方圆几十里内村庄,逢重大节日或有婚丧嫁娶的人家,均前来聘请、预约演奏。1966 年,乐队解散。
20 世纪 60—70 年代,大队结合扫盲,成立文艺宣传队。其间,公社电影队定期下乡,每次放映 2 部电影,丰富社员文化生活。80 年代中后期,电影下乡逐渐停止,以电视等新媒介代之。2013 年,建起农民书屋 1 处,室藏图书 300余册。
2018 年,组建 26 人的乡村文艺演出队,平时组织和带领村民跳广场舞、健身操,重要活动时表演节目,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比赛等活动。2020 年,建成 1100 平方米文化广场和百姓大舞台 1 处,安装健身器材 25 件。
十八大以后,该村以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乡风文明为目标,以“一网三联”农村管理新模式为载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突出群众自觉,全员参与,倡新风、树正气,倡导移风易俗,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021 年,该村被评为全县“移风易俗风尚村”。
河道治理1973 年冬,砌筑杨家庄河河堤。每个生产队 30 米,各生产队包工定额,完成河道右岸河堤 120 余米。1975 年,对杨家庄河道取直30 米,兼作造地。1977 年,在村西实施河道治理,砌筑河堤 2000 米。2001 年,该村自筹资金实施杨家庄河治理,疏通河道 1500 米。
农田灌溉该村地表水分布不均,山坡地带出露泉水少,灌溉条件差。1967 年,在村南后崖人工开挖深 7 米、直径 8 米的大口井 1 眼;1969年,在南芝人工挖深 8 米、直径 5 米的大口井 1眼,均因水量较小无法使用。1971 年,在村北人工挖大口井,挖深至 3 米左右时,现倾斜石灰岩层,无法继续深挖而废弃。1975 年,在西河挖大口井 1 眼,直径 6 米、深 7 米,因勘探有误水量小无法配套。
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林果经济的发展,灌溉需求量增大,村民纷纷个体投入资金,开挖大口井、机凿深井,解决灌溉问题。2003—2004年,村民张永吉先后挖大口井 2 眼,分别配备 15千瓦、18 千瓦水泵。2014 年,该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600 亩。2018—2020 年,张永吉、张彦新先后机凿深井 4 眼,解决大部分山地果园灌溉,其后,张士启又投资机凿 5 眼深井,增加灌溉面积 320 亩。
道路1991 年,该村以出义务工形式,组织村民修建上庄村西鞍子沟段的白杨公路 600 米。1998 年,村集体自筹资金购买水泥等物资,硬化村中道路 300 余米。2001 年,再次硬化村中道路420 米。2011 年,硬化村中道路 500 余米,村内主干道全部得到硬化。同年,硬化上风峪生产路1500 米。2013 年,实施硬化道路户户通工程1150 米。2015 年,硬化小河崖生产路 800 米、王家林生产路 700 米。2016—2017 年,硬化北山生产路 1100 米。
电力、通信1984 年,该村实现通电,村民照明不再使用煤油,副业生产、农业提水灌溉等实现电力化。1998 年,村内安装程控电线 年,村内电网改造,实现有线 年,在村内主要干道安装路灯 38 盏,同时普及宽带网。2017 年,投资 10 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 50 盏。办公。
1979 年,大队建办公室 5 间。2002 年,该村按照统一规划,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住宅建设用地 11 户,此后不再进行宅基地审批。2003 年,规划村内旧宅基地,5 户村民在旧的宅基地上翻建。2004 年,投入资金 4 万元,新建办公室 4 间,更新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2017 年,投资 10 万元,对 117 户旱厕进行改造。实施村内环境整治,清“三堆”、拆残垣,配备专职卫生保洁员 1 人。绘制以宣传尊老爱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 200 余平方米。在村内主要街道两侧栽植冬青、月季、百日红、迎春花、五角枫等苗木,绿化面积 150余平方米。公共设施!
2017—2020 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砌筑“人泉子”“福禄泉”景观池,在两泉周边 3600 余平方米的地段,打造成楼亭台阁、小桥流水、花草相间、景色怡人的连片小微景点式党建主题公园,建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另有红色文化长廊 1 个、微型景点式公园 2个、休闲凉亭 3 座、休闲仿古步道 430 米,成为休闲、娱乐和党性教育融为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阵地。
20 世纪 90 年代,村南 36 户村民因距离人泉子 远 , 吃 水 不 方 便 , 自 筹 资 金 建 水 窖 。2006年,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工程,铺设 PE 自来水管道 4000 余米,连接富家庄村 水 源 , 实 现 自 来 水 户户通。2016 年,该村被定为省定贫困村。
万元,扶持 64 户贫困户,发 展 养 殖 脱 贫 。同 年 , 建700 平方米公墓 1 座。2017年,投资 3.67 万元,安装净水设施 1 套。投资 30 万元,实施光伏发电集体增收扶贫项 目 , 村 集 体 年 收 入 3.36万元。2018 年,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完成 8 户危房改造、修缮工程。
64 户、113 人实现脱贫。2021 年,建“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包含便民小屋服务站、长者食堂、健康查体...
1944 年,发展张立仅、房隆庆、王恩义 (女)、张俊友等党员。同年,成立农救会、妇救会。1971 年 5 月,中庄公社革委党组批准南刘庄大队恢复成立党支部,张田新任党支部书记,房!
建立起以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队伍 50 人,积极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治理、帮扶老弱病残等志愿活动。2020 年,建党建主题公园,完善党建活动主阵地。2021 年,实行“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总网格长,全村共设 6 个网格,党员担任网格长,每个网格分为 3 个小网格,村民担任网格员。党员、干部、群众全员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建共治共享。2021 年 7 月,刘乃德、张俊富获“光荣在党50 年”纪念章。
碣多通,均为青石材质,风化严重,碑的形制有圭形碑、方碑及清代有帽式样碑,属雍正、嘉庆、光绪、道光等历史时期,碑前有残存的供桌 及 香 炉 等 , 其 中 少 数 被盗掘。关帝庙。
原庙面积约 60 平方米,雕梁画栋。20 世纪 60—70 年代被拆除,仅存几块残碑断碣。圩子石碑....
1932 年,南刘家庄村村民在村南修筑完成防匪围子后,遂立高约 2 米、宽 1 米、厚 0.25 米!
臣 书 写 。石 碑 残 缺 , 字 迹 模 糊 , 碑 文 记 载 :“ …… 起 故 各修园圩以避乱……按次序修理房舍,以为永远……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新春上浣,吉立”。人泉子、福禄泉。
两泉相隔约 15 米,溢出泉水蜿蜒汇入杨家庄河。《沂源县志》(1991—2006 版) 记载,“人泉子”日出水量为 141 立方米,清澈优质,是上乘。
经过历次整修,现依地势用干砌石砌筑葫芦状泉池,边缘安装木质护栏,一侧有母子相拥状石灰岩石,上刻“人泉子”三字。池深约3 米,水深 0.8 米,泉池最大直径 4 米,总长约 8米,北边留有溢水口。福禄泉日出水量约 150 立方米,干砌石砌筑成池。
1931 年春,南刘家庄村民为防土匪袭扰,在村南修筑长方形圩子,圩子周长约 780 米,分内!
围墙由大块石料砌筑,白石灰填缝。大门用柏木做成,厚达 0.15 米,门边用铁皮包裹。圩子四角分别设有炮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炮台,下层储存弹药,每个炮台上有2 杆自制土炮 (俗称“抬杆子”)。据村中老人回忆,当时,该村及邻村大户人家在圩子内居住,存储粮食及其他物资。1947 年,进攻解放区时,因一村妇做饭,饭棚失火,烧断驴缰绳,驴受惊跑出圩子,被军发现,怀疑有在此藏匿,遂发射炮弹 2 发,圩子被炸毁。现仅存围墙约 15 米。秘密保护张营长?
身高一米七不到。地下党员刘昌美从东里秘密联络站接到指示,要求安排好这两个“长工”,确保他们的安全。张俊友家当时是一个秘密联络点。
张俊友立刻安排两人住进东屋两间小房,南侧一间有一盘土炕和炉子。张俊友将屋后的大软枣树砍倒,备柴取暖,并严禁孩子到东屋。经过几天的调养,身体虚弱的“长工”,身体明显好转。张俊友的同辈兄弟张俊三,家中比较殷实富裕,经常去资助两个“长工”。
着刘昌美的面口头表扬张俊三,并写了一个布条给他,内容是表扬他对革命有功。转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沂水县委来人看望“长工”时,喊大个子“长工”张营长,张俊友夫....
清明节后的第二天,张营长两人留下一封信,天不亮就走了。抗战胜利后,张营长委托沂水县委书记薛绍庚转达他对张俊友、张俊三及南刘庄村民的问候。
遭遇日军,身负重伤,救治后送到沂水休养,又被汉奸发现。沂水县委考虑到南刘家庄村群众基础好,马上派东里店秘密联络站把张营长送来休养。日军和特务密谋追杀张俊友...
当时从沂水城到焦家上庄一带,到处有日军的据点,南刘家庄被日军设保,管辖刘庄附近的村庄,张俊三被日军威逼当保长,目的是找到张营长及部队驻地。农历六月,日军在东里店到焦家上庄一带,实施拉网式扫荡。
刘家庄村。因为没有找到张营长,日军恼羞成怒,抢走黄牛 8 头、毛驴 1 匹、猪 14 头、羊 20 只,鸡鸭不计其数,烧毁房屋 10 余间,场面惨不忍睹,“银相城”钱庄老板张立本被杀害。持续到黄昏,日军才退回东里店。第二天日军从汉奸那里得知,南刘家庄村张俊友、江伯才夫妇家是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并救助过张营长。日军和军统特务在张俊三家的北屋秘密勾结,派人来追杀张俊友全家,张俊三偷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让儿子赶紧告知张俊友。张俊友一家跑到鏊子坪,在葛条秧底下藏了 11 天,方躲过一劫。土改时,该村党支部、农救会、土改组根据张俊三的表现及他所出示的布条,决定对张俊三家的房屋及财产进行保留。抗战老兵张俊瑜。
加过台儿庄战役、沂水县城保卫战。在沂水县城保卫战中,生擒日军少佐,双手将其高高举起,从城墙上扔下。后被汤恩伯擢升为警卫团团长。1949 年,败退台湾,张俊瑜随汤恩伯入台。1988 年 4 月,垂暮之年的张俊瑜回到南刘庄村,终圆回乡之梦。传说故事...
面向上的人体。清澈的泉水从酷似人首的“七窍”中喷涌而出,高尺许,经久不息。众人见状,于是称该泉为“人泉”。破庙的传说...
实为一处风水宝地。这风水先生将其祖先骨灰取来,偷偷地埋在“龙脊”上,并诱导村民在“龙头”上建一庙宇,目的是让刘家把龙脉风水镇住,把好运留给自己。建庙之后第二年,刘家开始衰败,每天死亡数人,有时报丧之人都死在了路上,刘家坟墓从村边埋到了东大峪地界,处处皆是刘姓坟墓。后来,刘家人将庙宇拆除,石碑扔于崖下,至今人们仍习惯称此地为“破庙”。大事记。
1960 年 南刘家庄大队有 82 户、278 口人。1962 年 夏,暴雨致灾,粮食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