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九”时节,北京地区低温天气到来,据国家气象部门统计,今年入冬以来,全市气候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目前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高约5℃左右,但仍处于“拉尼娜”现象影响范围内,仍有阶段性极端强降温可能。为保障元旦、春节、冬奥会期间蔬菜供应,北京农业技术专家支招应对灾害天气,加强蔬菜生产田间管理,保障冬季“菜篮子”稳产保供。
棚膜修补与紧固。采用热补或胶补等方法及时修补棚膜漏洞,同时紧固棚膜压膜线和压膜线地锚,以免大风造成棚膜撕裂。
做好消防和人身安全。大风前要切断电源,以免电线刮断造成人身伤害、电线短路引起火灾等事件发生,切勿在可燃物附近和设施周边吸烟、烟蒂切勿随手乱丢,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墙体保温。对于后墙有通风窗的温室,要做好通风口填充和密封处理,对于墙体厚度60厘米以下的温室,要采用墙体外侧码放玉米秸、培土或在墙体外侧加挂保温板的方式提高保温效果。
应急增温。提前准备好相应应急增温产品或设备,如暖风机、热风机、浴霸、大功率白炽灯、电暖气、增温块等,生产者要根据温室条件,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
雪前做好棚室加固及除雪准备。雪前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排除,对于老旧温室或骨架已变形的温室,要采取支立柱的方式加固,以免积雪压塌温室。雪前可将旧棚膜覆盖在保温被上,以方便雪停时及时除雪,同时也避免由于保温被淋湿而造成导热系数加大及卷放困难等问题。
雪中做好低温寡照管理。一是运用临时增温保温措施,可应用浴霸、热风炉、“热宝”燃烧块等进行临时加温,保证棚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8℃。二是正确揭盖棉被,虽然阴雪天光照较弱,但白天也必须揭开棉被让植株见散射光,雪5天时棉被应晚揭早盖,缩短见光时间,可中午前后打开棉被,2-3小时后放下棉被,夜间必须覆盖棉被。三是尽量减少农事操作,除疏除畸形果和采收商品果外,不进行浇水、追肥、打药、整枝等农事操作。
雪后做好温光水肥管理。一是久阴乍晴防闪苗。在揭开棉被时,用卷帘机应先揭开一半,待下午3点以后再将其全部揭开,以使植株逐步适应强光。二是雪后植株防病。通过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发现病害时,要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首选烟熏剂防治病害,以防止棚内湿度增加。三是加强水肥管理。随着植株长势的恢复,逐步增加水肥供应量,且以低浓度肥料(低EC)为主,从而促进越冬后生产的快速恢复。
日光温室秋冬茬蔬菜采收和拉秧,秋冬茬番茄、黄瓜、辣椒、西葫芦、茄子等喜温作物已进入生长后期,应适时拉秧,并抓紧腾茬整地,抢种一茬叶菜,播种或定植耐寒性好的油菜、生菜等快熟蔬菜,增加蔬菜上市量。
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做好设施内温湿度调控和光照管理。一是保证温度,番茄、黄瓜、辣椒等喜温蔬菜晴天上午室内温度应在25-30℃,夜间最低在10-12℃,10厘米地温应在15℃以上;芹菜、快菜等耐寒性作物晴天上午应在20-22℃,夜间在8℃以上,10厘米地温应在12℃以上。二是通过放风控制棚室内湿度,白天控制在50%-70%、夜间以不结露为宜。三是要勤擦洗棚膜,增强透光率。有条件的可安装补光灯,每天放保温被后开启3-5小时,延长光照时间,在阴天开启10-12小时,增加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和果实生长。
黄瓜及茄果类等高秧作物应及时疏除老叶、病叶、畸形果和侧枝,番茄保留功能叶片16片左右、已达到白熟期果穗下面的叶片可全部摘除,茄子保持35-40片叶,辣椒保证在40片以上,黄瓜维持功能叶片12-15片、落秧高度不宜低于1.5米。番茄等作物可选用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辅助授粉、疏去多余的花蕾和多余的果实,并在最佳商品期及时采收。
采用水肥一体方式进行浇水和施肥,瓜果类蔬菜采收期一般10-15天浇水追肥1次,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高钾水溶肥5-8公斤/亩;速生叶菜类蔬菜无需追肥,根据天气和作物生长情况灵活灌溉;其它类蔬菜,如甘蓝类、葱蒜类、萝卜等作物,在产品器官形成期随水滴灌水溶肥2-3次,每次5-8公斤/亩。
日光温室种植的油菜、茼蒿、菠菜、生菜、小白菜、樱桃萝卜等快熟蔬菜正是播种与定植的季节。要施用充分腐熟、细碎的有机肥1500-2000千克,精细整地,做到地平、畦平、埂直,表层土壤疏松、没有明暗坷垃。
茼蒿、菠菜、樱桃萝卜、小白菜宜采取直接播种的种植方式,在浇足底墒水后,均匀播种,覆土薄厚一致,播种后盖一层地膜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出苗50%时及时撤去。出苗后应加强田间管理以促进植株生长,尽早采收增加上市量,供应春淡季市场。
北京地区春大棚果菜和早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的蔬菜生产一般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根据适宜日历苗龄反推确定播种时间,辣椒和茄子于1月中下旬播种,番茄、黄瓜于2月上中旬播种,花椰菜、甘蓝、莴笋等作物在1月中旬播种,生菜等1月下旬播种。(徐进 柯南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