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5月11日电(记者王晖、王宁)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近日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科研攻关,揭示了花椰菜的演化历程及花球形成的分子机制,填补了花椰菜高质量基因组研究的国际空白。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11日上午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孙德岭说:“我国花椰菜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基因组学研究滞后,曾因缺乏对种群结构、驯化历史、花球形成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控机理的解析,制约了花椰菜新品种选育进程。”!
本次研究是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花椰菜育种团队与生物所农业基因组学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林涛教授团队共同研究。科研团队通过升级花椰菜基因组至更高的V2版本,进一步完善了现有花椰菜基因组,借助基因学大数据,科研人员还鉴定出9个与花椰菜产量、品质、抗病虫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此外,科研团队依托涵盖971个花椰菜品系及其近缘物种的变异组图谱,将花椰菜分为5个亚群,详细划分了花椰菜群体结构,解析了花椰菜分步驯化历程。
天津市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陈锐介绍,本次研究过程中建立了涵盖海量分子标记的基因组学数据库,极大地提升了花椰菜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也为花椰菜增产定向育种与宜机化采收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在花椰菜种质资源利用、良种创制与种源自主可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一科研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花椰菜研究在基因组学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必将推动花椰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和食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金田说。
在中国,花椰菜俗称“菜花”,其种子曾长期依赖进口。为破解花椰菜育种技术难题,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花椰菜育种团队在2000年之后相继主持培育成功4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