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一场有关菌草技术的培训正在这里举行。林占熺,这位年逾八旬的中国菌草技术发明人正悉心为培训班学员讲解菌草技术。
林占熺在位于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给培训班学员讲解菌草技术。
随着国产剧《山海情》的多语种版本在非洲多国落地播出,越来越多海外观众被中国减贫故事打动。而剧中农业专家凌一农的原型便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
菌草是一类可作为栽培食用菌、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具有高产、优质、根系发达、耐瘠薄、耐寒耐盐碱的特点。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古丽则巴尼牙孜(左)和同学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巨菌草的脱毒苗组培工作。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世以来,这项“以草代木”的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食用菌栽培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
部分菌草植株大、产量高、适应力强,除作为蘑菇培养基外,还可大面积种植以防水土流失,或做畜牧饲料、有机肥料等。
以菌草为饲料养殖的富泉羊在福建省永泰县清凉镇北斗村的“珍农菌草富泉羊循环产业示范基地”里吃菌草。
菌草技术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份推广应用,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特殊贡献。如今菌草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来学习这项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卢旺达留学生欧贝德尼伊姆巴巴兹在位于福州的福建农林大学观察巨菌草的生长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菌草技术开始逐渐走向海外,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20多年来,中国菌草技术专家远渡重洋,手把手传授菌草种植技术,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为当地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无数人借由菌草、菌菇摆脱了生活困境。
中国菌草专家陈克华(左)在中非共和国班吉的中非农业研究所与当地技术员在培养室内检查菌袋。
中国菌草专家陈晓斌(右二)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与当地农民一起制作菌种培养料。
2006年,中国菌草技术专家来到卢旺达开展菌草技术合作项目。2011年,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正式运营,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使整个产业链覆盖相关从业人员超3万人。来自卢旺达各地的居民慕名前来学习菌草技术,经过经验和资金的积累,开设起一家家个人工坊,带动了一批批当地人就业。
尼扬博奥贝德家住卢旺达南方省穆汉加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菌草技术。如今,曾两次赴中国进行菌草技术培训的尼扬博奥贝德在南方省和东方省各拥有一家工坊,在自己的生活步步向好的同时,也带动着周边农户共同改善生活。
中国菌草技术在中非共和国也迸发出活力。2021年,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专家奔赴中非共和国,帮助该国发展菌草产业,有力促进减贫、增加就业,为其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距离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70余公里的达马拉,法蒂玛每天都要前往培养室检查菌袋中的菌丝生长状态,随后便前往自家菇棚采摘鲜菇。2022年,法蒂玛在听说中国菌草专家在班吉传授技术后主动前往学习,从一间小菌棚起步,逐渐扩大为如今小有名气的合作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向我咨询菌草技术,我想继续扩大菌棚规模,增加培训频率,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法蒂玛说。
如今,菌草技术以培训、教育、合作与援助等方式在40余个非洲国家落地生根,持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和友谊。菌草不仅仅是“致富草”“幸福草”,更是连结中非的友谊草。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清凉镇北斗村的“珍农菌草富泉羊循环产业示范基地”(无人机照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