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是“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之一,年产鲜菇40多万吨,包含金针菇、杏鲍菇等20多个名优品种,产值达40多亿元。
如今,该市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了集良种繁育、智慧化生产、精深加工、科普教育、农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培育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食用菌企业20多家,邹城蘑菇也成功走出国门,踏入国际市场,成为该市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邹城市是如何抢占先机,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呢?近日,记者来到邹城省级农高区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出菇车间,探寻该地食用菌产业追“新”的脚步。
在常生源公司的智能出菇车间,一层层的菇架上排满了菌包,一个个长柄漏斗状或高脚杯状的猪肚菌矗立在菌包中,深棕色菌杆支撑着浅褐色伞状菇朵,鲜嫩肥厚,长势喜人。
“这是我们今年新试种的品种猪肚菌,炒熟之后很像猪肚的颜色,口感脆滑,营养丰富。以前国内只有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种植该品种,我们是山东首家种植的,也是首家实现工厂化种植的企业。”常生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常猛介绍。
为什么选择种植猪肚菌?常猛告诉记者,目前可工厂化种植的20多个品种的食用菌,一般都是低温、中低温品种,高温菇品种很少。猪肚菌是适生于夏季的木腐性珍稀食用菌,属于高温菇品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者得知,常生源公司在建厂之初,只进行杏鲍菇单品生产,近年来,公司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开始向蟹味菇、白玉菇、秀珍菇、猴头菇等多品种栽培转型。今年年初,在邹城农高区的引荐下,公司积极同福建农科院合作,成功引进猪肚菌栽培,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现在,工厂化种植猪肚菌有十五六万个菌棒,每个菌棒能出8两菇,出厂价格为25元钱一公斤,估计到春节前后能突破50块钱一公斤。” 常猛向记者介绍了当前猪肚菌的市场行情。
常生源公司在工厂化种植的同时,还有30个大棚正在进行猪肚菌的地栽示范。“大棚种植猪肚菌,每亩地能摆放18000个菌棒,每个菌棒能出6到8两菇,扣除成本,3个月的时间,每个大棚能增加纯收入5万元左右。”常猛说。
邹城市作为山东省优质草莓主产区之一,建有草莓温室大棚近3000个,夏季是草莓大棚的空闲期,正适合种植高温型猪肚菌。“猪肚菌喜热,技术要求、管理难度相对较低,覆土后20天左右就能收获,且收完蘑菇后的菌渣又可以作为底料为草莓生长提供营养。”常猛说,接下来,公司将通过“企业制种+技术指导”的合作模式,探索开创“菌菜轮作”的新模式,让小菌菇撑起经济发展的“致富伞”,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新“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