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摘桃可致富,树下还能干点什么?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在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开展的一项研究示范,为这个问题提交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案:树上能摘果,树下可采菇。
在试验示范站的一片猕猴桃园里,树上,猕猴桃小果正挤满枝头,树下生长着一行行硕大的蘑菇。这些蘑菇多呈酒红色,菇柄粗壮,菇体肥大,长势喜人。据试验示范站专家介绍,4月中旬所采的一丛菇重量接近3.3公斤。
这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双田副教授带领的食用菌团队与猕猴桃试验示范站专家联合开展的猕猴桃林下食用菌栽培模式研究示范。
杜双田老师介绍,这种菇的学名叫大球盖菇,味道鲜美,属高蛋白、低脂肪保健食品。该菇以猕猴桃枝条为主要原料,还可以辅以玉米秸秆、玉米芯、麦草、稻草等,每年8底9月初种植,11月初可采收第一茬菇,第二年4月份进入丰产期,出菇期一直延续到6月,可采4-6茬菇。这种蘑菇的最大特点是抗霉能力强,适宜露地栽培,栽培原料无需高温杀菌处理,操作简单,省工省时。
据村民张怀林介绍,该村猕猴桃种植面积300多亩,林下育菇240余亩。每亩蘑菇产量最低200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16元,除去各种成本,每亩纯收入1.5万元左右。根据颜色,村民们给这个带来额外高收入的蘑菇起名叫赤菇,并成立了赤菇专业合作社。他说:“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师作为技术依托,我们育菇胆很正!”....
林地栽培食用菌,原料可就地取材,食用菌和果树可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补充,实现协同生长;食用菌栽培剩余料又可作为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果业可持续发展。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刘占德看来,猕猴桃林下栽培食用菌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实现了猕猴桃产业的立体化、可循环、高效益发展,也将试验示范站的科技推广工作带入了一个新的多学科结合的层面。
2005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猕猴桃、苹果、核桃、板栗等主产区建立试验示范站,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使这些产业的种植面积、品种改良速度及生产管理技术都有了大幅提高,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猕猴桃林下栽培食用菌模式研究去年得到了学校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支持,据项目组专家介绍,下一步将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研究制定高标准的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规范并进行示范推广,将这项富民技术辐射到省内外的猕猴桃产区;还进一步增加林下蘑菇的栽培品种,同时在苹果、核桃、板栗等主产区开展试验研究,让广大果农更好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