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稻作约有8000余年的发展史。至明代,水稻品种已有籼、粳、糯和早、中、迟熟之分。民国元年,平江县农事会试办第一个农事试验场,从事稻作试验研究。30~32年,平江、华容、岳阳等县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所,开展水稻良种繁育,进行扩籼减糯和再生稻栽培技术推广。33年,平江县农业推广所经品比试验优选出选籼1号(胜利籼)和546(万利籼)良种。1949年,境内水稻良种推广面积达140多万亩。50年代,围绕单季改双季的稻田耕作制度改革,推行综合技术六改,即:改劣种为良种,改熟期单一为早、中、迟熟搭配,改水秧田为湿润秧田,改随手稀植为合理密植,改深灌为浅灌,改冬泡田为冬种绿肥,促进了水稻生产的第一次重大改革。1959年,境内双季稻面积达170.7万亩,占当年水稻总面积的34.57%。。
60年代,主要围绕高杆改矮杆、籼稻改粳稻,开展引种、选育高产、耐肥、抗倒伏和生育期适宜的矮籼和晚粳品种。1962年,从广东引进矮脚南特号、团粒矮、青小金等品种及广陆矮4号、广解9号、农垦58、农虎6号等水稻品种。同年,省农业厅在湘阴县新华村(今汨罗市桃林乡)成片种晚粳获高产。次年,沿京广铁路范家园至高家坊段(今属汨罗市)办30公里农垦58大面积示范片,并编写印发《五百亩双季稻大丰收》技术小册子。1965年,岳阳地区农业局编写《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资料,组成技术报告团到各县巡回传授。至1966年,境内播种水稻524.2万亩,产粮112.5万吨,亩产210公斤,实现粮食生产第一次飞跃。1967~1970年,地区农科所陈声瑜采用杂交和辐射育种方法,先后育成岳农2号和辐射农垦58,并推广到各地。这两项成果分别获地区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岳农2号还获省优质米一等奖及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金杯奖,辐射农垦58被推荐送中央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展室展览。至1969年,境内推广矮杆品种432.14万亩,粳稻211.56万亩,分别占当年种植总面积的82.5%和42.3%。。
70年代推广科学种田,开始试验单倍体育种和开展大规模杂交制种。1972年,岳阳县农科所方平夷在省内率先开展单倍体育种研究,经七八年试验,育成以77-2-1早熟变异单株花药作授体花培的3-01晚籼新品系,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撰写的《花药培养育出良好水稻品系(3-01)》一文,被第三届国际植物单倍体会议和第一届国际植物体细胞遗传学会议采用。1974年,地区农科所蒋逊平用V20A与窄叶青8号杂交育出杂交早稻新组合,经制种和试种获得成功。省杂交协作组将该组合定名为威优青,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同年,屈原农场王择高在海南岛用V20A不育系和国际稻26号杂交配制成功四优6号,随后参加岳阳地区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0公斤,居17个组合第一位。该品种与其他4个杂交水稻组合作为国内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经美国加州等地直播实验,比当地品种增产165.5%~180.3%,获岳阳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77年,以地区农业局编写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意见》为教材,进行大规模技术培训。当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发展到158.24万亩。1981年,针对湖区杂交稻存在的抗性差、生育期长的劣势,组织技术协作攻关,围绕高产进行品种筛选,优化组合,以威优5号、威优64、南优6号、四优6号为当家组合,在湖区6个生产队进行杂交稻示范种植,亩产达382公斤。同年,境内组织适应性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湖区种植杂交稻的高产经验。同期,常规稻选育种与多熟制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先后育出一批生育期短、穗大、抗病的早、晚稻品种。如岳矮早1号、岳早籼1号、岳晚糯1号等,并成功地研究和推广薄膜覆盖保温育秧、早稻温室育秧、中小苗带土移栽等技术。。
80年代,主要围绕优质、高产、多抗选育良种和吨粮田开发技术研究。1982年,陈声瑜从80-410中发现早熟、优质的变异单株,经几代系统选育出岳早籼2号(湘早籼5号)优良品种,经省科委组织鉴定,确认可在全省双季稻区推广。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平江县农业局粮食作物站利用系统工程原理,优选出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开展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试验示范,亩产达950公斤。境内杂交晚稻平均亩产368公斤,第一次实现单产、总产超早稻。1984年,地区农科所开始用IR56与籼粳中间材料E3-15.6332杂交,于第七代定型育成优质晚籼品种,命名岳晚籼1号,评为省二等优质米品种。同时开展粳型三系选育、省种栽培、优质米稻种考察以及“双两大”技术推广、多效唑的利用等。随着杂交稻优良组合的采用及栽培技术成熟,吨粮田开发逐步铺开。....
90年代,科技兴农的力度加大。在对传统耕作方式进行改造的同时,全面推广旱育秧、良种稻和吨粮田开发。1990年,全市过吨粮田面积达4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65万吨,实现第三次飞跃。有1个稻种评为全国优质米品种,8个评为省优质米品种。1991年,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陈声瑜选育的岳晚籼3号,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收购价仍达每50公斤80元左右,该品种1994年通过市级鉴定,1995年评为省级三等优质米。1996年,全市首次应用早稻软盘旱育抛秧技术,平均亩产达372公斤,比常规栽培亩增稻谷62.3公斤,彻底改变了传统插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方式。该课题1998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期,推广“多效唑”浸种和“谷粒饱”喷施技术,亩均增产32公斤和41公斤,该项目1992年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蒋逊平等研究的优质晚稻新品种湘晚籼3号选育获成功,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农校李福春开展的昆虫线虫研究,汨罗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水稻特早熟籼稻广特早选育,湘阴县农业局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共同承担的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技术开发等研究项目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和成果推广四等奖。优质稻推广、杂交稻“双两大”栽培技术推广分别获省、市级奖励。。
旱粮50年代,旱粮生产主要是更新品种、研究配套栽培技术。先后引进、推广的品种有:红薯胜利百号、南瑞苕、广东白皮,小麦有南大2419、中大2505、吉利麦,玉米有金皇后等。。
60年代,主要开展一熟改两熟研究。农业科技部门总结各地旱作一年两熟的经验,从中筛选小麦红薯、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配套栽培模式。在栽培技术上,开展蚕豆打顶,红薯温床育苗及密度、播期、施肥等多项研究与推广,收到增产效果。。
70~80年代,主要进行两熟改多熟及栽培技术研究,并开展旱粮新品种的选育。1971年,平江县瓮江区农技站学习慈利县旱土两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红薯套玉米间黄豆等形式的一年三熟试验示范,形成麦类—玉米套红薯、蚕豆—红薯间玉米、马铃薯—玉米间红薯、小麦套花生间玉米等连作间套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74年,省作物所与湘阴、衡南县农业局等单位协作,选育出红薯新品种湘薯7号。次年,省作物所与临湘县农业局粮油站合作,选育出大豆新品种湘春豆10号。在此期间,地、县农业部门引进玉米单交、双交、混交种和杂交高粱原杂、晋杂系列良种;推广牛粪温床加塑料薄膜覆盖、火坑温床红薯育苗技术及红薯埋尖和红薯“下蛋”栽培法。平江县推广“培高垅、插双行”,5000蔸一亩双品字形栽培法,红薯间种一行玉米,地边套种黄豆,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985年,该县瓮江区旱土三熟面积13530亩,占旱土总面积的85%,总产量比改制前增加2000多吨。1991年,由市农业局粮油站牵头,华容、临湘、岳阳3县共同参与完成的绿豆新品种中绿1号及其间套种技术推广,获省成果推广四等奖。
汨罗市的丘冈玉米开发经验在全市推广后,1996年,全市种植面积27.38万亩,总产66240吨,创历史最好水平。该年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全市统一调进秋种83.5吨,种植面积4.42万亩,以卖鲜棒子为主,亩纯收入400~800元。....
油菜50~60年代,油菜品种以白菜型为主。1954年首次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随后引进七星剑、矮架早、川油2号、秦油2号等品种。70~80年代,普及推广甘蓝型品种。在栽培技术上,改撒播为点播、改直播为育苗移栽和稻、稻、油三熟制试验。1976年,地区农科所王荣华用荆油1号作母本,秀油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早熟甘蓝型新品种789-1,适于湘北、湘中三熟制地区,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78年,开展早、中、迟熟品种播期、移栽期、栽植密度、施肥等配套试验。1982年,市农业局李有华、郑教民、蔡智,华容县农业局侯启芳、曹分田等,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种成功甘蓝型、中熟、抗病、高产品种中油821,一时成为境内油菜主要品种,此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3年,推广“冬苗壮发,春苗稳健”配套技术。1987年,市粮油站牵头,推广甘蓝型迟熟、抗病、高产杂交油菜秦油2号。1998年,推广27万亩,亩产141公斤,比常规油菜增产65.4%。由此,华容、平江、湘阴、临湘、岳阳5县(市)受到国务院嘉奖。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市农业局粮油站牵头在华容县、钱粮湖、君山农场实施的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棉花民国19年,华容县注滋口建立省棉花育种场,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检验,推广植棉技术。35年,省农业改进所引进德字棉531号在华容县推广。至1949年,境内中棉基本上被德字棉所取代。....
50年代,引进推广鸡脚德字棉、岱字14、15号良种,改撒播为条播、开始化学治虫等试验,推广华容县全国植棉劳模吴道生总结的选择纯种、适时早播、壮株壮苗、稳施桃肥、及时整枝、轻摘顶心、防治病虫的7项增产技术。50年代后期,推广棉田由一熟过渡到棉豆、棉油、棉麦两熟制,改宽厢为窄厢条播和“两组四行”的新耕作制植棉技术。!
60年代,引进的良种有洞庭1号和岱红岱等,开展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研究。1964年,省农科院棉花试验站在钱粮湖设立分站,开展品种选育、技术示范和病虫害防治研究,推广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等种子繁育技术。同时,围绕高产抓“六字”苗(早、密、全、齐、匀、壮)促“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推行迟施苗肥为看苗早施,少施花铃肥为重施花铃肥,单施氮肥为氮磷钾合施的技术改革。!
70年代,主要进行育种、一年两熟丰产技术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研究。1970年,钱粮湖农场顾光瑞、李锦文、李光全、杨海全等从岱字棉变异株中系统育成中熟棉种70-12,参加全省棉花新品种区试居第二位,为全省推广品种,获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71年,华容县植棉劳模刘纯辉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岱红岱中选育出高衣分棉108系,经7年试验后定型为32系新品种,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72年,地区农业局经作站在棉区多点推行棉肥、棉麦、棉油、棉豆间套耕作试验。1974年,钱粮湖农场四分场建立岳阳地区棉花科学研究所(与省棉花试验分站一套人员,两块牌子),负责全区棉花课题研究及良种选育。1976年,地区农科所、棉科所实施棉花高密度化学除草试验,推广营养钵薄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增产效果显著。
80年代,以高产、优质、低耗为目标,开展引种推广和选育。1979年,君山农场杨秋功从C-4769中遴选两朵吐絮棉铃,经室内考察,发现棉纤维长达37毫米,再经几年育种繁殖,筛选出优质棉31-234新品种,经北京纤检所、上海纺纤所及嘉丰棉检组测试和省种子公司组织鉴定认为,该品种是陆地优质棉育种的新突破,为纤维长、强、细结合最佳的品种,适合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区种植。1986年引进荆鄂1号,1987年引进泗棉2号,同时开展棉副产品开发研究。1982年,地区农业局总结推广放宽棉花行距、肥促化控等技术措施,以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推广“缩节安”,控制棉株徒长。次年,钱粮湖农场、华容县棉花原种场开展地膜覆盖及一膜两用栽培试验,效果良好,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华容县、钱粮湖农场四分场推广应用省经作局等单位总结出的棉花优化栽培方案,成效突出,亩产皮棉70~80公斤。1987年,钱粮湖农场、市农业局经作站李锦文、徐克武、周志华、廖学尧、赵和明等,从省棉科所引进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针对影响滨湖区棉花高产的因子加以改造利用,经几年探索,取得良种、良法、良制相结合的高产配套技术成果。到1990年境内推广20万亩,占当年棉田总面积的65%以上,使全市皮棉产量、品级均上了新台阶。同年,钱粮湖农场6万亩棉田,亩产皮棉102公斤。其中,五分场八队郑国先1.33亩棉田,经省内棉花界专家20余人实地测产,亩产皮棉204.1公斤,创国内棉花生产成桃之最。此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科院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当年派员实地考察并予以肯定。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四等奖,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90年代初,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棉花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实施“一花三水”工程(即发展棉花、水产、水禽、水果)。1991年,市棉办组织华容等二县(场)开展棉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全面丰收。于当年底获省农业厅丰收计划一等奖。同年,市农业局经作站、华容县经作站、君山农场共同完成的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省科技成果推广四等奖。1994年,全市种棉72.5万亩,其中华容县种棉42万亩,产棉3.78万吨,成为全国第三产棉大县。该县新洲乡新强村棉农孙菊良自1988年来,每年植棉40多亩,利用科学方法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亩产皮棉150公斤以上,被誉为“三湘棉王”。1995年,重点推广泗棉2号和湘棉10号、15号、14号等良种,使境内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从1993年起试种“湘杂棉”,到1999年推广50万亩,累计推广165万亩.亩均增皮棉14.5公斤,实现高产高效。同时,实施“棉——红菜——早辣椒”、“棉——玉米”等形式的棉田高效间套种植技术。1997年,市政府颁发《优质种苗工程实施方案》,并建湘杂棉制种基地1100亩,占全省此类制种基地总面积的45%,可保障60万亩种植面积的种子供应。
麻类境内苎麻在春秋战国前已种植。唐代,加工初具规模,巴陵贡苎布被列为上品。清宣统二年(1910),平江县在初等实业学堂开设麻织班,传授植麻、打麻、织麻等课业。同时,在金窝公田划地100亩用于麻桑试验研究。。
50年代,麻类生产得到发展。平江、华容、临湘、湘阴县配有麻作专干,负责资源调查和良种引进示范工作。1952年,华容县从江西省广丰县引进长果黄麻试种,到1955年,推广23470亩。同年,华容县鲇鱼须镇湘北村缪自安总结出黄麻高产“五改”经验,在境内推广。1956年、1958年,缪自安两次被评为全国黄麻丰产劳模。。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主要推广苎麻种子、种根、嫩梢繁殖技术和品种改良,开展高产、高效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和加工机具改造。华容县农技推广中心、插旗农科站曾庆耕、段玉华、李宜生开展红麻青皮3号短光照制种试验成功,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地区农业局傅秀玉、刘有余、赵丈田、周胜保、李孟桃等,引进省农科院李宗道教授的细切苎麻种根快速繁殖技术,边试验、边大面积推广,取得当年扩种、当年丰产的良好效果。该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茶叶境内茶叶栽培始记载于唐代。明代,岳州茶叶栽培技术由巴陵、临湘一带推广到平江、湘阴等地。洪武二十四年(1391),临湘龙窑山茶被列为贡茶。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临湘制出老青茶,后又制出青砖茶,远销蒙古及俄国。乾隆四十六年(1781),君山茶被列入贡品。道光二十五年(1845),左宗棠在湘阴植茶5亩,推行新式栽培技术。次年,平江县招广东人传授红茶制作技术。道光三十年(1850),平江红茶远销南洋。民国19年,省在君山开办茶叶试验场。20年成立岳阳北港茶事试验场,从事栽培与制作技术研究,后因战事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成立复茶委员会,茶叶科研逐步开展。1952年,平江茶厂精制加工实行半机械化。同年,农业部茶叶考察团(其中苏联专家3人)来平江考察茶叶生产和地方品种。1953年,岳阳县君山茶场高扬文、杨润奎、谭缙绅对茶叶采摘制作工艺进行革新,提高了君山银针品质。1956年,该产品参加世界莱比锡万物博览会,赢得“金镶玉”美称,后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从同年起,临湘绿茶一直是主席所饮的茶料之一。临湘1976年农民作家袁延长为此写出《挑担茶叶上北京》,进行传唱。同年,省农业厅对平江县茶树品种进行调查,初步认定平江槠叶为地方优良品种。....
60年代,茶叶科研重点为资源普查、良种繁育和机械制茶。1962年,君山茶场杨来鉴、高扬文等在品种普查基础上,历时5年,优选出银针1号、2号、6号及绿茶22号4个品系,受到省内行家好评。1963年,平江茶厂研制成红碎茶。1964年,国家农业、外贸、农机、部确定平江瓮江初制茶厂为红碎茶试制单位之一,进行机具配套、品质标准、工艺技术分项测试,并将该成果在全国红茶区推广。1965年,君山茶场开展银针扦插取得良好效果,产量提高一倍,获地区科学大会奖。?
70年代,主要开展良种选育与繁殖。1973年,地区成立茶叶科学实验站。1981年,该站刘秀华试用茶树短穗带梢扦插获得成功,为国内首创,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岳阳县黄沙街茶叶示范场在省农业厅经作局高级农艺师刘先和、肖玲的指导下,研制出洞庭春茶、洞庭春茉莉花茶、洞庭春芽等名茶。其中,洞庭春茶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金杯奖”,被评为全国11种名茶之一,该项目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洞庭春芽被评为省级优质茶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级。1987年,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湘阴县茶叶土特产品公司茶厂用绞股蓝、茶叶为原料,率先在省内研制成功袋泡茶,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991~1993年,由市经作科立项并主持实施的优质茶及名茶综合开发项目,于1994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期,全市县(市)、乡二级骨干专业茶场积极开展中高档品牌茶品研制,创制送省级以上审定通过获奖名牌茶10个,居省内产茶地市之首。1991年,平江县连云山茶场的“连云山金针”获商业部全国名茶奖。汨罗市范家园茶场的“汨罗龙舟”,临湘市千针坪茶场的“千针芦笋”、白石园茶场的“白石毛尖”均获省级名茶奖。1992年,平江县“时丰银毫”、岳阳县“洪山洞毛尖”获省级名茶。尔后,平江县“福寿毛尖”、华容县“终南毛尖”、屈原农场“凤凰毛尖”、华容县“胜峰绿茶”获省优质茶称号。自“七五”期间便获国家银质奖的“洞庭春”茶厂,1992年开发出的毛尖、银针产量、销售均有较快发展,茶叶科研亦同步升华。
1991年,岳阳县政府向为洞庭春系列茶等研制作突出贡献的高级农艺师刘先和颁发奖品——伏尔加小轿车。
蚕桑东汉初,境内开始种桑养蚕。唐代,年年上贡丝绢。清光绪年间,湖北汉阳知府、巴陵县人方大蔔撰有《蚕桑提要》一书,系统总结了国内的蚕桑栽培技术。清宣统二年(1910),平江县周氏初等实业学堂设蚕桑班,以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扩桑养蚕。民国元年,湘阴、平江县设有蚕桑社和蚕桑研究所。3年,培育出黑、黄、麻、白等榨蚕,供各地使用。?
50年代,蚕桑生产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1953年,华容、平江等县引进改良蚕种,单张产茧量比本地种高出1倍,生育期缩短10天。60年代,平江、华容、湘阴等县推广春秋兼用良种。同时,推广中杆密植桑园,改造低产桑园。70年代中期,省桑蚕试验站在屈原农场建立省内最大蚕种场及冷库,一次可冷藏蚕种200万盒,境内蚕种自给有余。80年代,华容、岳阳、湘阴县推广江苏、浙江经验,建立一批高产高效桑基鱼塘和桑基(生姜、草菇)园。80年代末,市农业局在对桑树萎缩病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及时挖除病株和防治传毒媒介菱纹叶蝉,同时,在华容县建立湖桑7号母本园,有效地控制了萎缩病蔓延。!
甘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农家即有在旱土、菜地之边搭种的习惯。1958年,境内开始成片种植甘蔗,主要是引种试种和大面积栽培技术探索。钱粮湖农场建场后,即派人从外地引进台糖134替代地方劣种。1970年,派员赴广东、四川、江西等省学习,并从广东省聘请16名蔗作技术人员传授技术和解决蔗种越冬技术。尔后,陆续引进川蔗6号、66/229、纳印310、赣蔗1、8号良种,连片面积上万亩,亩产增至26吨。届时,农场始建糖厂,实行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1978年,屈原农场建立糖科所,专门从事蔗作研究。1982年,该所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促进甘蔗早出苗、多分蘖。1984年,君山、钱粮湖农场将稀土应用于甘蔗生产,取得增产、增糖显著效果。1985年,屈原农场与省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优化出洞庭湖区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并予以实施和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市科委组织钱粮湖、君山、屈原农场及省寄生虫病研究所赴广西学习用细胞工程繁殖蔗苗技术。同年,钱粮湖农场的育苗移栽,屈原农场试探甘蔗免耕法、茎上部叶片7~8叶茎梢苗冬植和春植均获成功。1988年屈原农场糖科所用蔗芽细胞分生繁殖成功。。
芦苇荻、芦苇系境内湖洲特产。在清光绪年间即开始移栽。1958年,始用于造纸,芦苇科研随之兴起。1964年,岳阳县湖洲管理局建立芦苇实验站,后因“”而中止。1973年,岳阳县大湾芦苇场成立芦苇科研组。次年,建立岳阳县芦苇科研所,进行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翻耕复壮和低产田改良试验与研究,该所李一举根据芦苇种子生理构造特征,采用摇花穗播种,喷雾器浇灌催芽,成功地完成苇花育苗替代天然茎杆移栽研究。当年试栽3亩,成活率90%,此项研究属国内首创。同年9月,在全国芦苇基地座谈会上作专题介绍,后在全国推广。。
80年代,湘阴、华容县相继成立芦苇科研所。荻、芦苇高产综合技术是研究主题,岳阳县芦科所1.92亩试验小区亩产2.36吨,千亩试验亩产2.2吨,为当时国内最高单产。与此同时进行芦苇主要虫害调查和洞庭湖泊植被与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为芦苇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蔬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扩大。1958年下半年,城郊东井岭成立五里公社蔬菜良种示范试验场,1960年9月~1961年4月,岳阳县城郊五里公社五里大队余家畈兴建北京式温室4栋,面积1200平方米,境内始有蔬菜育苗。1973年,五里乡南津村成立蔬菜良种场。1976年,成立城郊公社农科站。同年,岳阳市农科所成立,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6名,引进辣椒、蕃茄、茄子、豆角、甘蓝等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1980年4月,撤销市农科所和各公社农机站,成立岳阳市农业技术中心站。1982年,更名为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菜科所)。...
90年代,为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各县(市)、区均建起稳定的二线“渡淡”基地。一批以粮菜三熟、棉菜套种、果菜间作为栽培模式的农区商品蔬菜基地陆续拓展。先后引进推广外地优良品种和提纯复壮本地传统良种200多个,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针对蔬菜生产中的“三淡”(春淡、秋淡、冬淡),采取设施栽培与反季节(提早、延后)栽培。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广农膜、地膜、遮阳网和塑料大棚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农、地膜覆盖得到普及,遮阳网覆盖近100万平方米,塑料大棚发展到1.6万多个,棚栽面积2万亩。至1999年底,城镇人平日拥有蔬菜0.5公斤。....
瓜果境内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至明清时期,果树品种发展到30余种。民国20~22年引进日本梨,29年,王育山、罗谷仁引进蜜柑、梨、桃种植,并试验嫁接技术。民国后期,著名农学家李凤荪曾在老家(今临湘市白云镇水井村李家组)购地数十亩开办力耕农场,引种、繁殖水果良种。!
50年代中期,开始有组织地发展果树。1956~1959年,经省农业厅经作局果树资源普查,查明境内有果树23科,28属,81种。
70年代以来,果树科研围绕品种引进、选育和柑橘栽培进行。市农科所对温州蜜柑抗寒栽培的研究,为北缘寒潮地带柑橘生产提供了经验。平江县农业局吴同成、谢荣汉、罗绍义等开展低产柑橘小老树的改造,重施冬肥,防治螨虫、潜叶蛾、炭疽病,做好防寒防冻措施,全县柑橘产量上升为改造前的3倍。此成果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和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80年代,各级政府在抓好柑橘科研的同时,大抓西瓜和落叶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1985年,地区农业局、农科所徐华轩、赵丈田、鲁广泽等研究出西瓜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将其推广于大田生产,平均亩产提高40%以上,良种瓜亩产达2000~2500公斤,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次年,市农科所、汨罗县大荆乡徐华轩、杨勇、黄富顶,对无籽西瓜育苗和栽培进行系列化研究,推广后,增值率达30~48%,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1989年,徐华轩、赵丈田组织在全市推广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获良好效果。该项目获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市科委成果科与湘阴、汨罗、华容三县协作,在省园艺所的指导下,开展湘北地域小水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至1988年,建成金水梨基地2100亩,柰李基地5000亩、桃树面积1.8万亩、葡萄面积5000亩。....
90年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实施“一花三水”工程后,地方小水果生产发展迅速。1992年,湖滨园艺场对梨叶锈螨防治研究;湘阴县科委与省园艺研究所协作完成的奈李枯枝病研究;岳阳市水果办牵头,平江县、华容县水果办,建新农场绿化办联合开展的柑桔保花保果增产技术激素及营养素应用研究等成果,为地方小水果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品质和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可操作性技术,均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土壤50年代,开展以深耕改土、发展绿肥、兴修水利、改造冬泡、冷浸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改造低产田运动。1960年,首次开展土壤普查,初步摸清土壤类型、性质及改造、利用情况。70年代,主要开展高产稳产稻田土壤条件研究。1974~1976年,地区农科所周寿求带领农校毕业实习生,对境内农田地下水的分布、年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实施定位观测,为潜育性稻田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最早在省内得出结论:早稻坐蔸僵苗主要原因是土壤缺乏速效磷引起,低温冷害和耕作粗放是诱发的环境条件。之后,提出“增磷促早发”为早稻高产的关键措施,经推广后,增产效果显著。1976~1979年,地区农科所周寿求郑卫兵等,选择50多丘高产田进行土壤分析,为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周寿求、杨楚湘、林瑞文、曾高亮、李祖胜等,采用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稻田成因模拟、不同耕作制改良潜育性稻田及地下水变化规律、青紫潮泥改良等多科目试验研究。经4年探索,找出潜育性稻田形成的前提条件及环境因素。此项成果用于大面积改良稻田后,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开展的第二次土壤普查,为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土壤、科学种田提供了依据,获农业部土壤普查优秀成果三等奖;省农业区划、土壤普查成果一等奖和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肥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主要总结推广农民种苕子肥田和积制土杂肥、农家肥等传统经验。60~70年代,在绿肥高产栽培方面,进行开沟排水、接种根瘤菌、早施磷肥、以磷增氮和春追氮肥等技术。通过绿肥高产示范,绿肥面积由1949年的49.4万亩,发展到1973年的294.7万亩;亩产鲜草由500公斤上升到2500公斤,最高片亩产5000公斤。80年代,肥料科研从单纯水稻施肥发展到多种作物施肥研究;由偏重施用氮、磷肥转向重视合理施用氮磷钾和测土优化配方施肥;由施用普通化肥发展到施用稀土、硼等微量元素肥料。1980~1982年,地区土肥站关光复、刘建华、何汉生、毛育平等,提出水稻喷施磷酸二氢钾,在境内120万亩稻田推广,一般增产4.1%,获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周寿求、关光复吸收国内先进配方施肥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宏观分区控制,测定肥力参数,评定肥力等级,以土定目标产量,以产定氮,所缺指标定磷、钾,增施有机肥”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推广后,增产效果显著,分别获市和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尔后,该站与中科院智能所合作,以农业专家系统为载体,电子计算机为媒介,优选出的《洞庭湖区水稻优化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找到一条新路。!
90年代,肥料科技发展迅速。全市建成72个土壤定位监测点,以其土壤化验数据为依据,因地制宜配制专用肥,普遍增产效果在10%以上。在基本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各种专用肥、磁化肥、稀土复混肥等相继研制与批量生产,并应用推广。1992年,岳阳楼区几名退休职工购买专利技术组织生产的稀土催酶尿素,对水稻抗倒伏有奇效。1994年,洞氮与省种子公司合作开发“洞科一号”丰产素,经大田试验,增产效果显著,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病虫测报境内现存最早的虫害伤稻的记载,始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清道光十五年(1835),巴陵县飞蝗满天,农民采用人工捕捉和明火烧毁等办法灭之。民国29年,著名昆虫学家李凤荪失业,在临湘老家撰成《中国经济昆虫学》出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重视。32年,各地农业推广所相继开展简单病虫调查与防治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治虫灭病高度重视,建立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病虫测报机构,植保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50~60年代,各县、农场设立病虫测报站,定期对稻、棉病虫进行测报(以短、中期预报为主)。1966年,地区农业局在岳阳县筻口公社大柳四队设立岳阳地区农作物病虫中心测报站,定期对螟虫、纵卷叶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棉花红铃虫、蚜虫、地老虎等进行测报,并指导境内植保和测报工作。....
70年代,开始进行长期预报,并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1974年,华容县景港农科站杨开炎对稻纵卷叶螟采用室内笼养和大田观察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获地区科学大会奖。1975年,屈原农场杨正庭参与轻工部甘科所主持的全国甘蔗科研协作课题,用二点螟活雌蛾为引诱材料进行引诱试验。尔后,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伍德明合作,在该农场进行性外激素异构体不同比例、不同剂量、不同载体、不同形式诱捕系列试验。经鉴定:二点螟采用性外激素进行测报为国内首创。该成果先后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79年,地区农校李福春对多索线虫的形态、习性、环境因素、控制效能、保护利用等展开调研,撰写出论文,被国际水稻所采用,并著《昆虫线虫学》专著出版。该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病虫测报方法及手段均大大改善,测报面逐步拓宽。1980年,平江、湘阴县病虫测报站定为全国重点测报站,参加全国、全省测报协作研究。平江县农业局向欣荣和市农校李福春合作,对稻眼蝶的特征、习性、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2年,湘阴县植保站黎瑞兰、刘志球、高登科等,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水稻病虫害预报模型,取代传统预报手段。此成果达省内先进水平,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地区病虫测报站与省测报站实行联网测报,平江县开始对柑橘、茶叶病虫测报。1987年,华容县开始对麻类,岳阳县对芦苇病虫进行调查测报。到1990年病虫测报精度达74%,90年代中期,实现全省、全国联网测报。
病虫防治1949年前,农作病虫防治主要靠打捞浪渣、深水灭蛹、人工拔割禾蔸及捉捕、火烧螟虫等。....
50年代,开始化学防治。湘阴县农水局农科所试用臭胡椒(花椒)防治棉蚜虫,效果显著,并在境内推广。60年代,大面积推广使用化学农药,推行喷雾治虫。岳阳、华容、君山、钱粮湖等县、场开始试行生物防治,利用金小蜂防治红铃虫。!
70年代,病虫防治科研转入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轨道。1974年,湘阴县一中教师陈伯刚,首次在稻田利用蜘蛛防治稻飞虱,效果显著,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75年,岳阳县兰田公社农科站在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的指导下,从自然寄生菌致死的叶蝉尸体中分离出白僵菌种75-1和76-2,用菌液喷雾或菌粉拌草木灰撒施,灭蝉率达83%。1978年市植保站对稻纵卷叶螟越冬场所进行追踪调查。岳阳县余长斌对二化暝,华容县晏瑞林、胡小萍等对昆虫进行追踪调查。同年,地区科技办举办植保培训班,培训400多名生物防治植保员。
80年代,病虫防治走向规范化。监测筛选抗性品种,推行健身栽培技术,改进化学除草技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利用蜘蛛治虫,配合农业防治等,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成本诸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特别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大影响。198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国际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现场会议代表专程来湘阴县考察生物防治情况,赞誉湘阴县为“蜘蛛之乡”。
90年代,强化综合防治技术,种子检疫,选用抗病虫品种,准确预报,针对性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专一农药,把保护环境和增产增收放在同一地位上,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