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5月23日消息 (记者 邸文炯) “兰州榆中的鲜百合可以在48小时之内抵达大湾区的餐桌。” 兰州市榆中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滕辉说。白如凝脂的兰州百合,是世界上唯一能食用的甜百合。依托昼夜温差大、无工业“三废”等优势,榆中县早已成为兰州百合的主要产区之一。2021年,榆中百合的产量达到了2.625万吨,产值达到2.8亿元。
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耕性好,这些都是百合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也是榆中种植百合的天然优势。榆中百合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二阴山区和北部干旱山区,2021年全县百合留床面积近7.29万亩。
园子岔乡地处榆中北部,这里的百合素有“好货出自园子岔”的美誉。“园子岔乡曾经是榆中县深度贫困的乡镇之一。很多年前,农户们种过洋芋、荞麦,但是由于干旱少雨,农作物成活率低,种养殖规模小等种种原因,均以失败告终。但园子岔乡有一个独特的优势,这里六成以上的土地为山坡地,气候干燥、土质疏松,是兰州百合的天然优良产地。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乡亲们就尝试种起了百合。”园子岔乡副乡长李子珍介绍到,百合种植早已成为园子岔乡农户家门口的产业,有近一半的常驻人口都在种植百合。
三年生,三年养,三年长。九年的漫长等待,才能孕育出一颗颗温润香甜的百合。滕辉告诉记者,兰州百合的生长过程比较复杂漫长:在种植百合的时候会产生茎生球,茎生球在地里独立生长3年;茎生球被收获后,再进行分拣,挑大个的再种到地里生长3年,才能得到大的种球,也叫一级种球;一级种球还要在地里,再生长3年,才能成为商品百合;整个过程,两次移栽,生长期共达九年。
在此过程中,优质的商品百合被选中售卖,而种球的形成需要能够像“种子”一样发芽种植的小鳞茎来繁育,因此小鳞茎的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为了防止品种退化,让百合从源头开始形成“良性循环”,去年榆中县建立了优质母籽繁育基地,让百合品种更加优良。同时,该基地将优质的品种与兰州其他产区进行共享,计划利用5-10年对品种进行跟踪记录,更好地完善相关数据提升品质。
“榆中县北部山区百合亩产量800-900公斤;南部二阴地区亩产量1000-1100公斤。榆中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适合百合生长,所以这里的百合品相佳、甜味足、纤维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们在种植区也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合理进行密植,利用轮作倒茬的方式来提高耕地的活性和地力。”滕辉说,按照国家倡导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榆中县在百合栽培的过程中开设了不少示范田,同时也邀请甘肃省农科院的专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或高素质农民的培训项目,按照产业分布特点开展专班培训工作,以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农户等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视野。
以前,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和保鲜设备,榆中的百合主要依靠商贩上门收购,在应对恶意压价时毫无话语权,百合种植利润逐年下降,损害了群众利益。
2020年起,兰州市就构建起了以七里河、西固、榆中南部、北部山区为主的百合“独一份”产业集群,实施“一村一品”培育行动,帮助各地区的特色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建设保鲜库、对接市场等方式,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竭力打造“百合联盟”,榆中县建成规模化百合种植标准合作社14家,百合保鲜库40座,总库容1.4万吨,百合真空包装生产线吨以上,实现反季节销售和常年均衡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大力发展线家,实现线上销售配送范围覆盖全国。
李生坤是榆中兴圻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从2017年至今,李生坤和园子岔乡的农户们一起种植了600亩的百合。“从早先的不想种,到现在的比着种,我们乡的百合产业也火起来了。除了种植外,合作社还给农户们进行培训,从精选、剔皮、分档、包装、真空压缩到装箱,百合收货后的每一道工序现在大家基本都能掌握,一方面能让新鲜的百合别再烂在乡里,另一方面也利于运输保存。我们把成箱的百合发往北京、广州等地,让大城市的人们也能尝到我们肉厚、味甜的百合!”李生坤说。
除了直接销售原材料,榆中县也成立全国唯一一家百合深加工开瓶即食的高端食材的公司兰州神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其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售到上海、广州和厦门等南方城市。
以拓展产品种类,持续丰富百合产品消费选择为目标,榆中县让百合“大变身”。“百合御羹、百合藜麦羹、百合果果、低糖百合御羹和低糖百合藜麦羹等都是目前研发生产的百合产品,生产线每小时能够生产两千碗左右的百合产品。我们也和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农科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地合作关系,在保持百合营养价值的同时,提升口感口味,也让产品更具销售价值。” 兰州神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芙蓉说。
此外,作为仓储物流基地的瑞鑫国际商业城仓储物流园、兰州和平家盛市场,有力的带动了区域内收购营销、冷链保鲜、运输配送、质量检测等相关产业和服务链条的发展,兰州百合运输难、储存难、销售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有效解决百合产业链市场价格稳定性,提升兰州百合产品的附加值。
《关于支持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2022年)》中提到,树强百合主导品牌、培育壮大百合园区、延伸百合产业链条和建设百合产业强镇已成为加快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如今,兰州百合的品牌价值已高达53.39亿元。2018年12月,园子岔乡百合产区获全国首批“‘人民优选’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20年10月,以榆中园子岔乡百合基地为基础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项目。
为了建立集育种、种植、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产销体系,政府邀请中云惠农公司结对村集体建好智慧农业示范田,利用其销售链和标准化种植技术,通过生物有机肥推广使用、百合标准化选种、科学施肥、统一分级包装、订单销售,全面提高百合价值,注册了“云裳仙子”“兰园芳莲”等商标,形成了“百合羹”“百合膏”“百合干”等多个产品,促进全乡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特色格局。
据悉,榆中县积极搭建网上交易平台,引进兰州丝路臻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陇萃堂等多家企业,在多家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店铺,进行网络销售。此外,积极开拓销售市场,不断提高百合市场占有率,促使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北上广等城市,还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提升知名度。
“依托《榆中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等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广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认证绿色基地2万亩,到2023年,榆中县兰州百合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预计年采挖量达到2.6万亩,产量达到3.077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692亿元。”滕辉说。
进一步提升百合的商品性、延伸产业链、提高榆中百合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是品牌强农的必经之路,榆中蓄势发力让“甜蜜产业”蝶变出新“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