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雁窝池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40多位村民将一个个露出淡红色芽头的紫菀种子播下,覆上泥土,期待着不久后能看到成片紫菀苗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这片土地有上百亩,全部都种植了紫菀,成功收获的线吨。对于我们村来说,紫菀种植回报大,是家门口的长远投资。”雁窝池村党支部书记吴光立说。
今年年初,位于平罗县的宁夏瑾瑞源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急需新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四处找项目寻求发展壮大之路的雁窝池村“撞个正着”。于是,他们迅速敲定合作事宜,开启“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由企业负责提供培训种植技术、病害防治,保障药材销路,该村的700多亩土地也很快被流转整合到位。
紫菀是一种草本植物,又名炙紫菀、紫倩等,作为常用大宗药材,根、茎、叶、花都可入药,有润肺止咳、抗菌抗病毒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最重要的是紫菀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很强,适合在沙土地里种植。
“雁窝池村的沙土地松软,利于药材扎根,药材成熟后方便挖掘,能更好地保证药材的完整性。”今年62岁的徐向阳是宁夏瑾瑞源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从安徽亳州聘请来的技术员,从事中药材种植40多年,这位老药农对这里的土质赞不绝口,“富硒土地会让紫菀的品质更好,更受药商喜欢。”!
徐向阳行走在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时会要求他们将紫菀种子到土层的距离控制在5厘米左右,每个种子之间的行间距控制在37厘米左右,株间距控制在15厘米左右,从而避免出苗后植株间抢夺养分。
吴光立告诉记者,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发现,2023年年底药材市场上紫菀没有存货,今年紫菀的需求缺口很大,引进种植紫菀的路子走对了。
今年,该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计划种植紫菀550亩、北京菊花100亩、板蓝根60亩,这些中草药不仅有药用价值,也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中草药花期从6月持续到9月,花海景观可发展旅游产业,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
中药材种植基地在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提供了务工增收的机会,让群众有“业”可就、增收有“路”。“每天有近50名村民在这里务工,700多亩药材种完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每个人有4500元左右的收入。以后的田间管理、挖掘药材都需要劳动力。”吴光立说,一旦中草药试种成功,将在全村积极推广,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