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从2008年起,他在彭州老家试着种了2亩白菜。他深知种菜是个技术活,要下力专研才能产出高质量菜品,为此,他专门找了?
有了过硬的种植技术,对接市场,他一点也不含糊。可以说,是下足了心思。他深知种菜的辛苦,低价卖实在太亏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决定每年花1-2个月外出考察市场。
王耀磊主要种白菜,而白菜有个特点,过了惊蛰就会春化,开始抽苔,卖不起价。要想提高卖价,就得在市场上量少的时候卖,供小于需,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这些年他去过广西、云南、湖北等地考察市场行情,但去得最多的还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处于全国的中心,要比成都的市场更占优势,而武汉的气温也比成都略高,因此比成都的菜要早采收1个月左右,等武汉的菜卖完了,那就该成都菜登场了,而且价格还不低 。
在成都,一亩白菜可以收2万多斤,成本每斤0.15元-0.2元,由于运输费比较贵,白菜只有卖到0.3元他才有得赚。
因此,只要找到一个可以错开武汉和当地白菜的上市时间的品种,填补市场空白,就能卖上高价。刚好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耀磊在成都蒙阳市场调查时,就发现这这样一个春化时间晚的白菜品种。
“过了年,我最喜欢到乡坝头去转,转啥子呢?就听夫妻吵不吵架。”王耀磊笑着说出自己的一个小秘密 ,“如果菜价好,老婆会跟老公商量来年种什么。而我就要考虑是不是换品种或者少种点”他说,如果菜价不好,老婆一般情绪激动,对老公吼着喊着:“今年你必须出去打工。”这样“怒火冲天”的老婆多了,那他今年种菜面积就会考虑增加了。
“不要小看这夫妻情绪,那也是市场的表现。”王耀磊说。因此到乡坝头到处转转,看看菜农的一言一行,看看他们的地是空着还是忙着整地备种,一直是王耀磊谋划种植计划前的必须功课。
②在武汉市场考察时,自己的菜卖完了,就会去看看武汉的菜农们又准备种什么菜,面积有多大,然后他会考虑是否要增减种植面积。
③拥有自己的“情报网”。他在抖音上关注了2000多个好友,这些都是种菜的、治菜病的、卖菜的;微信上的好友也是这样的群体。
他说,这些圈子朋友多,信息都是最接地气的。种菜一定要有第一手的信息源,才会在一波又一波的行情下,把握好自己的走向。
他说,天气对菜农来说太关键了。他会分析3年内的气象数据,随时查看半个月之后的气象,根据天气调整自己的种植情况。
这样一番努力下来,效果让他很满意,于是种植规模才越做越大,到如今他在彭州已经流转了800多亩地,2021年他还在广西承包了1400多亩地,准备大干一场。
在此,他结合自己的经验,给菜农们这样一个建议:适度规模是关键 ,种植土地面积在100亩-300亩之间,采用菜稻模式,即便是种菜收益不高,但在水稻上面总会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