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走进我县广阔的乡村,一片片桑园满眼翠绿,一朵朵棉花耀眼洁白,如今,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色。
从全县来看,桑园面积鼎盛期达到10多万亩,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锐减到7000亩,棉花种植更是少见。取而代之的特色农业种植格局如何形成?种什么、怎么种?产量、效益又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不同季节踩田埂、访农户、看发展,探寻变化背后的答案。
在大豫镇巩王村,季金辉流转了150亩地种棉花,是村里唯一的“大户”,他原先做收购生意,收购来的棉花用于南通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河北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等制定纤维质量标准。“大概从2000年开始,棉农越来越少,收不到棉花就只能自己种,今年是第4年了。”季金辉的话里透着无奈。
天气影响收成、价格偏低、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这些都是造成棉花产业萎缩的原因,辛苦一年,棉农常常连成本都收不回。季金辉的种植模式来自扬州大学,每亩枝数达到8000支左右,单产子棉500至600斤,产量提升30%以上,劳动力成本却比原先节约了30%。“目前市场上棉花的收购价在每斤4元左右,我们是卖给检测机构,价格要高一些,在6元左右。”季金辉说,如果不是这两块钱的差价,他根本赚不到钱。
不种棉花了,土地却不能荒着,或自己探索、或学习外来大户,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棉农将目光转向了替代棉花的经济作物。
隔着一条窄窄的田埂,季金辉的棉花地旁种着10亩卷心菜,正值收获季节,一颗颗翠绿鲜嫩的卷心菜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田间。菜地面积不大,但看着菜农们采摘、装筐、搬运,季金辉却十分羡慕:“蔬菜效益高,卷心菜每亩能挣1000多,棉花才600块,如果不算加工差价,还不如种粮食。”。
西蓝花种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农场社区所在的位置是如东棉场。“原先内销少,以出口加工为主,国内市场的逐渐兴起,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邓国强是一家种子经营部的负责人,从事西蓝花种子引进、推广、销售多年,眼见着西蓝花成了农民的“致富花”。
一直以来,农场社区沿袭着一熟麦子、一熟棉花的种植方式,一年亩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吴勇兵是大豫镇农场社区第一个种植西蓝花的村民,2000年他试种了60亩,亩均收入达到4000元,是麦子、棉花的四、五倍。
不仅农户们自主调整种植结构,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社区两委也瞄准了这条致富新路子,鼓励农户向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农业转型。
以吴勇兵为典型,通过他来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西蓝花。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吴勇兵申请成立了社区第一个家庭农场,也是第一个种植西蓝花超千亩的大户。在他之后,其他种田大户也纷纷申请创办家庭农场,其中多个家庭农场的种植规模达到千亩以上。如今,农场社区以及周边的巩王村、香台村是全镇西蓝花种植的集中区,村里招引农业大户也倾向于经济作物,带动了土地流转价格的不断提升。去年,大豫镇实施土地流转费用政府兜底,流转价格达到每亩6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农民增益。
目前,全县在田蔬菜面积14.8万亩,以东部地区为主,主要种植品种包括鲜食蚕豆、菠菜、大蒜、芹菜、莴苣、甘蓝、西蓝花等,其中西蓝花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各式蔬菜生机勃勃,更有特色水果点缀其间。
“上世纪70年代,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黄桃,差不多有1万亩。”县林果站高级农艺师洪飞回忆,90年代梨树种植开始红火,而近10年,则是葡萄占据了主流。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共2.2万亩,梨、桃、葡萄三种大众水果就达到2.1万亩,尤其是梨树,面积约1.2万亩。“因为梨效益最稳定,桃子效益要差一些,主要受制于货架期短、采购损耗较大。”洪飞说。
品种的转变有好有劣。如果说翠冠梨、翠玉梨成为主流是一种优胜劣汰,那以阳光玫瑰、夏黑为主的葡萄品种,命运就有些微妙。“过去,我县的葡萄品种至少有20多个,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现在就比较单一。”洪飞告诉记者,阳光玫瑰亩均效益最高的时候达到七万元,这让我县的葡萄种植面积从原先的不到500亩,扩大到近6000亩。持续了近5年,阳光玫瑰价格开始走下坡路,批发价从每斤20元暴跌至5元。“这几年,很多葡萄品种都被砍掉了,其实普通品种种好了,也是有钱赚的。”说起这些,洪飞有些惋惜。
要抓“风口”,更要做精做细。近10年,我县鼓励和支持大众水果的品种优化,以及应时鲜果的大胆尝试。从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陆地种植到设施栽培,桃、梨、葡萄之外,樱桃、蓝莓、琵琶、无花果、猕猴桃等时令性突出、种植面积不大的水果品种,在全县遍地开花。
为保证产量和质量,我县重点打造省级、县级标准化果园,从建园条件、水肥管理、绿色防控、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规范,通过技术指标的控制,实现标准化栽培和生产,并通过优质果评比、政策性保险宣传、安全生产督查、区域性品牌打造等举措,提高果品品质,保障果农权益。目前,全县已创建省级标准化果园4家,县级标准化果园以每年8到10家的进度推进。
春末夏初,除了迎来果蔬的丰收,也是收蚕茧的好时节。“一亩七分田的桑树,去年养蚕赚了一万八,种别的哪有这么高的收入。”掘港街道野营角村农户高锡红养蚕39年,从集体经济到分田到户,她见证了一个种植领域的兴衰,村里曾经家家户户养蚕,如今,和她一样仍在养蚕的农户屈指可数。
蚕桑业最兴盛的时候大概是2007、2008年左右,掘港街道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小琴清楚地记得,收蚕种的那天是7月30日,那时候,她坐在田边半天就能收上一大包蚕种,差不多30万元。数据的变化则更加直观,高峰时掘港街道桑园面积近1万亩,养蚕户超过1万户,一批春蚕的数量超过9000张,而今年春季,这个数字已经下滑到450张,比去年还减少了30%。
高收益之下,种植面积却逐年减少,背后的原因在于高风险。“栽桑养蚕是一个靠气候、环境吃饭的产业,蚕宝宝娇贵,温差较大、农田治虫等都会直接导致减产,甚至造成绝收。”张小琴认为,当下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可以一年四季到工厂里上班,蚕桑业高收益的优势也逐渐被削弱。
留住蚕桑,必须寻找技术突破口。早在2010年,我县就在全省率先试水人工饲料养蚕。在栟茶镇季彬家庭农场,蚕宝宝身旁铺着的灰褐色泥状饲料,由豆粕粉、桑叶粉、玉米粉、微量元素等调配而成。虽然饲料有一定的成本,但季彬并没有觉得“不划算”:“用老办法养蚕,桑树需要的人工、化肥都是开支,饲料养殖省人力、不受季节限制,养殖量大了,效益反而不低。”....